蚁族励志网(www.yizu123.com) - 致力为在蚁族生活里彷徨的人们点燃一盏启明灯!

出梁庄记读后感

编辑:yizu|来源:网络|围观:|更新时间:2015-08-15

  出梁庄记读后感(一)

  翻悦己,他们真真是标题党。但都很吸引人去看。其中最好的一个是:离了婚,照样幸福(你可以用全部的生命再爱一次)。还有“亲爱的别担心,坏爱情,带来好成长”;“寂寞,是为内心强大做准备”。这些恐怕都是女人很喜欢的励志的话。也是女人可以去教育别人的话。

  但是今天我想记下的不是这些,是对打工青年的一点点思考。

  梁鸿和张彤禾的书,最近很火,都是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只是《打工女孩》更是一个旁观者观看,《出梁庄记》更以特殊身份融进他们的生活。其实这些人都有和我相似之处,就是我们不属于不是自己城市,但又离不开自己生活的城市。

  《出梁庄记》到处透着一种愁苦,。它荣登了很多读书榜的第一名,但在我的阅读坐席里,却不能排在前五名。看似十分客观地描述这些进城的农民,甚至把大段的自白还原在纸上。我还是觉得太梁鸿的眼睛看这群人了。在人物杂志采访的照片里,我本以为她年纪较大,她自己说到未到40,如何如何,原来她才是个30几岁的小女人,何以倦容如此呢。略加一想,她的生活背景,或许她和所有出梁庄者有一样的心情。只是职业更体面,消费会更高,知识更丰富,而内心都有着一种‘不属于这里’的心情吧。

  中国有几亿的农民,他们背井离乡,为了自己更的生活。可是究竟什么才是好生活?

  拿到更多票了?--花费也更多了。享受更多教育了?--似乎没有体现出教育的意义。生活更体面了?--廉价的时尚品和廉价的集市的物品,有本质的区别吗。见更多是世面了?--所谓世面到底又是什么?

  居住更糟糕了,食物更糟糕了,交通更费力了,亲情有阻隔了。朋友也变少了。

  但是许许多多的人还是选择离开了故乡,去更大的城市,去寻求所谓的发展。人,都是不甘生来如何便如何。总是要抗争一下,才能找到答案和结果。


  出梁庄记读后感(二)

  下决心抽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梁鸿即将出版的新作《出梁庄记》。我一个月前已经向她索要了电子稿,不能再拖延,必须好好读一下。可以说,书中人物的生存、搏斗和生死揪扯着我的心,迫使我一口气就想把它读完。书中的他(她)们仿佛就是我的亲戚和骨肉乡亲,就是我的表姐表弟,就是我在农村感受到的那些病痛与死亡的承受者。

  梁鸿前年出版了描写农村和农民生存现状的《中国在梁庄》,因其对农民精神深层困惑的揭示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如果将她的这两部着作参照阅读,基本上可以了解中国农民在近二十五年来的全面生存状态。与《中国在梁庄》相较,《出梁庄记》的视野显得更为开阔,所涉及的人物及其生存搏斗史也更具有历史的硬度。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以及他们的生存挣扎,他们内心的喜与愁,他们的苦与涩,是这个时代洪流中涌动最为剧烈的能量,也最终映射这个时代剧变光环之下的惨烈和忧伤。

  与梁鸿的感觉相近,我在自己的博客里每每提及亲人惨伤离别的时刻,总有一种不无羞愧的想逃离的感觉。在自己所遭遇的琐碎的都市生活压力当中,甚至在我喜爱的工作当中,那些不无机械色彩的日常操作也在很大程度上钝化了我们曾经丰沛而细腻的情感。农村那些司空见惯的病痛、死亡和对贫困的焦虑,当然还有那顽强的挣扎和忍耐,似乎都在我们的不断远离中被隔开了距离。现在,我们需要重新激活一切敏感、善良、正直而朴素的情感因子,与我们的底层一同参与到这个伟大而残酷的历史进程中去,努力去理解这个时代,理解我们的亲人,理解我们自己的生命质量和责任。

  自己去年一直在学理上研究葛兰西所说的“有机知识分子”的问题,似乎有所感悟。我们这些出身于底层的知识人,似乎很容易成为逃避为底层寻求利益诉求之责任,努力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所谓专家或公共言论人。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真正的“有机性”很容易丧失,甚至很容易成为与权贵阶层的附庸。这一切的一切,都体现我们最近经历的这三十年的教育经历当中。尤其是当下,许多青年人似乎对规则和公理普遍失去了探究的热情,而只想成为一个钱理群先生所说的那种“精致的个人主义者”,只想成为对权贵充满“羡慕--忌妒--恨”的屌丝,只想利用现有“规则”向食利阶层爬行并营造个人小园地的精神侏儒。面对这一切的一切,梁鸿的文字中所折射出的对于底层的强烈同情和责任感,显得更为珍贵并且富有力度。

  当然,读此书稿也会感觉有一些地方衔接得不够流畅,但我一下子也提不出太好的建议。书稿的章节安排完全按调研时间顺序排列,是否会影响到思想扩展的一些次序?

  作为校友和同事,我为梁鸿在创作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感到由衷欣慰和自豪。但我依然对她有关中国乡村的写作充满新的期待。也许她可以写出一部更大规模的真正的长篇小说,毕竟,我们现在正缺乏全面深入表现近三十年来农民工生存历程的好文学。


  出梁庄记读后感(三)

  一直有边读书边笔记的习惯,但整本《出梁庄记》读完,猛然发现未有一条划线标记或半点文字标注,可我一直读的津津有味呀,是什么原因让我对一本爱不释手的书却没有发现可圈可点之处呢?《中国在梁庄》让十年未曾返乡的我似乎亲眼所见般感受了如今家乡的气息,熟悉的老人和陌生的叫不出名字的小孩组成了如今的乡村,小孩们的父辈我们的发小大多散落在外各自奔波,接着下来的《出梁庄记》就成了青年一辈的真是写照。才发现没圈没点皆因置之书中对号入座,还一不小心将各个发小都对号入座了。

  至今离乡打拼三十年以上的中老年民工在我们村子亦有不少,这辈人大多在我们年幼甚至仍未出生之时便出门“讨生活”,他们的经历大多都是我们从父母口中得知,或认识或不认识,只知道陆续有这辈人举家外迁,之后大多断了联系,从此同祖兄弟天涯陌路,老死不相来往。

  中国有几亿的农民,他们背井离乡,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可是究竟什么才是更好生活?散落在外住在纷乱复杂的握手楼甚至是棚户区,舍弃了亲情,吃着没营养的快餐喝劣质酒水饮料……待到存够起房的钱后回乡起房,最后一夜回到从前,从零开始依旧过着从前辛苦的打工生活甚至是不如以前的打工生活!几乎所有乡村里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走出去,好像外面的世界就是天堂般美好,可真正只有走出去的人才明白--其实对于不同的人而言都有着不同的命运。但如今却是父辈仍未退休而我辈又在复制父辈的道路!

  历史毕竟不能绕开任何一个年代的人,青年一代需要成家立业,需要稳定的家庭生活环境,而现实给他们的只有两条路,一是结婚生子后父母或爱人回家带小孩,自己承受着亲情分离之苦;一是艰难的留在城里,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小孩的成长,承受小孩非户籍的待遇,和自己小孩长大后回忆不起儿时玩伴究竟是谁的痛苦。留了下来却让他们成了无根的一代,让他们自幼年起就学会了防备、猜疑、孤独、冷漠等现在为社会所痛恨的一切陋习!

  生来就是农民,长期远离土地,离开生与长的村落,徘徊在城市的边缘,就算有了城里的房子,也不敢算作是市民,没了土地作保障,住在钢筋水泥林立的城市哪怕稍作休息就是“手停口停”,出门要钱,住家还得给管理费。城市发展的越来越快,为外来人设置的壁垒却越来越高,哪怕你在城市生活几十年,没有公章的证明,城市就压根没觉得你来过,但当你要办理一个证明时,却发现诸多条件使得你不能办理。长此以往,十年后将是老年民工大规模落寞回乡之时,曾经的城市建设者将会被无情的近乎残酷的推回乡村,留下来的年轻人继续在这里承受离谱的房价直至被城市压榨完最后的价值,终将在房龄到期之时不知被推向何处?因为那时我们已无家乡!

  住在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始终觉得难以融入它,但又离不开它,一代代人前仆后继地选择离开了故乡,去更大的城市,去寻求所谓的发展。人,总是要抗争一下,才能找到答案和结果。每每想到诸多社会现实,感叹社会之时,总有一种深沉的无力感袭来!

本文标题:出梁庄记读后感
本文地址:http://www.yizu123.com/duhougan/1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