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励志网(www.yizu123.com) - 致力为在蚁族生活里彷徨的人们点燃一盏启明灯!

战争画师读后感

编辑:yizu|来源:网络|围观:|更新时间:2015-08-15

  战争画师读后感

  艺术的存在,往往造就了纯粹、深邃、美妙等词汇,仅从绘画、音乐或文学等可以算作艺术的门类看,确实如此。有时候,一个艺术现象或一幅(部)作品,会引发人的哲学思辩,因为它记忆了历史,记忆了时间,记忆了人存在的状况。也因此才可以成为艺术。

  我们在看一幅美术作品时,一定会从那个画面中看到艺术的美,如果看不到这些,仅仅看到了色彩的浓妆艳抹,那么这幅画就是失败的。一幅画所展现的历史瞬间,必得充满了视觉冲击,再现了它所记述的事件或传说,绘画的艺术魅力才存在,读者要看的也正是这点。

  譬如《马德里1808年5月2日》(戈雅)、《米凯莱托的参战》(乌切罗)等油画所展现记录的事件。前者逼真地记录了一个枪杀对手的场面,后者则以恢弘的场面记录了一场残忍的杀戮。人的尊严,生命的高贵,在艺术的记载中,再现屈辱和悲戚。但是读者往往能从画面看到画家的精湛技巧,却没有延续着画作的内涵,进入到历史深邃中去的兴趣,更没有追随画家的精神感觉去探询的耐心。

  西班牙作家阿图洛·贝雷兹-雷维特的长篇小说《战争画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用简洁的语言,冷静的叙述,提出了上述我们忽略了的问题,以文学的概念,重新为艺术定位,尤其是摄影艺术,也因此重现了文学的艺术价值和小说的文学价值。

  小说记述了一位战地摄影师法格斯的传奇经历,他记录战争场面或局部的作品,以逼真的现实画面,使人震惊的视觉角度,多次获得了各种国际的摄影大奖。许多年以后,他转行成为一名画家,生活得悠闲自在。但他一幅获奖作品里的一个被认为早已死亡的士兵,突然在一个早晨找上门来。并说明要在与他交流后,杀死他。结局更是出忽人们预料。

  作品由此展开,通过两个人的记忆和讲述,再现了当代波黑战争中惨无人道的现实。作家没有刻意地去描写战争的胜负,没有精心地去歌颂军人的英武,仅仅从参战者的个体感觉,从他们看到的由战争给人带来的羞辱和摧残,提出了对战争对人类道德的审视。指出了人类经历的发展历史,是由尸体铺成的路上走来。人性其实是在互相残杀中不断地堕落着消失着。

  作品的文学性和可读性,超越了目前存在的小说文本,以哲学的理性,从艺术的概念,阐释了战争给人类,或者说给人带来的灾难。其近乎荒诞的叙事,让读者相信,小说的叙事,并非没有了突破的可能。从作家的叙事和作品结构看,他为文学艺术的延展所作出的努力,实在高出了当代叙事者许多,甚至可以与曾经的文学大师比肩。譬如曾为中国作家带来叙事比照的卡夫卡,马尔克斯、卡尔维诺等等。

  文学的现实主义表现,或许在当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现实中,已经找不到准确的叙事角度,叙事者的想象空间,往往被掩埋于瞬间变化的现实,跟不上社会现状的种种飞跃,也因此加重了小说叙事的滞后性,文学作品变得呆板而缺少活力。或者说是作家们在现实社会的经济、政治、名利、生存等现状逼迫下,自觉自愿地沦落为转述街头里弄里事件的学舌者。首先是作家没有了对虚构文本的艺术追求;再者是文字的简单排列嚣张着把故事推入苍白的深渊;其三是叙事者在叙述兴奋中放弃了思维的自由与可能的想象空间;四是作家对小说结构和语言不再有仔细地推敲的耐心,不再有对独特个性的追求;五是作家在当代繁杂的语言环境中,在一种强势话语的威逼下,自觉放弃了对文字修辞的话语权;尤其是一些热衷于把生活里所有的琐碎过程,当成细节详细复写的作者,使文学的现实主义在溽热的现状中膨胀,寡淡了小说的味道,也抽换了现实主义的内涵。汉语言,在当代小说文本中,在当代作家的叙事中,正在失去美的内涵。

  读一读《战争画师》,或许不仅能使读者看到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堕落,政治信仰给人带来的愚昧和荒谬,还能使作者看到小说叙事的新的可能。

本文标题:战争画师读后感
本文地址:http://www.yizu123.com/duhougan/8881.html